xinde

罪状牌:从加尔瓦略山到罗马,耶稣受难相关圣物的历史


2023-03-02 09:34:04 来源:信德网

耶稣受难罪状牌

根据五世纪历史学家凯撒勒雅的欧瑟伯(Eusebio di Cesarea)在其作品《君士坦丁生平》(De vita Costantini)中的记载,君士坦丁皇帝的母亲海伦于326年至328年间前往圣地,踏着主受难、复活之地朝圣。之后,她带着各种圣物和耶路撒冷的泥土带回到罗马存放在她的寝宫塞索里安宫(Sessoriano)。她在上面建了一个小圣堂,用来存放她从圣地带回来的圣物:其中有十字架残片、几根钉子和罪状牌(Titulus Crucis)。这个小圣堂构成了罗马耶路撒冷圣十字圣殿的第一个中心,这个圣殿的名字呈现出建造者想要在罗马复制一个缩小版的圣地。这个小圣地同样取名为“耶路撒冷”(Hierusalem),以表达其永城的意义。

“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

“罪状牌”是一块胡桃木板,牌文有三行,用三种语言从右到左书写: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牌文写着:“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我们熟知其缩写形式为“I.N.R.I.”。这是遵照总督比拉多的指令而悬挂在十字架上:他要根据罗马法的规范,说明定罪的理由,即对耶稣自封为犹太人君王的指控。这样的作法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被定罪者。另外,这三种语言只会同时出现在重要牌文上。这个牌子连同荆棘冠和芦苇手杖,构成了对基督的高度嘲讽。全部福音书都记载了罪状牌的事实(谷十五26;路二十三38;玛二十七37;若十九19-20),强调了“罪状牌”的象征重要性,同时也显然有意强调其历史真实性。

古老敬礼的圣物

在四部福音书的一致证明之外,为了获得“罪状牌”的首个证明,我们应当回溯到四世纪末叶。西方朝圣者艾格莉亚(Egeria)在她的著作《旅程》中,讲述她在383年在圣地朝圣期间,亲眼目睹了圣十字架。当时十字架被公开展示,供人敬仰。该书37章1节这样记载:“......一个镀金的银盒子,里面有十字架的神圣木块。盒子打开,把十字架拿出来,然后把十字木头和罪状牌文放在桌子上。”570年,皮亚琴察的安多尼诺(Antoninus of Piacenza)再次谈到它,也有文字记述,类似《玛窦福音》相关的记载(参阅:Itinerarium, Corpus Christianorum, S. Latina, 175, 130)。从时间上看,这能够肯定圣物在圣妇海伦去圣地朝圣之后,就来到了罗马。这一点也不足为奇,因为十字架与圣妇海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在《圣人传记》等史料中,还是在艺术作品中,例如在意大利阿雷佐的圣方济各大殿内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湿壁画中,都描述了这个历史。

有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证实了人们对此圣物的特殊关注,那是在1492年2月1日“罪状牌”实物才被重新发现。它被封存在一个铅盒中,上面有卡恰内米奇枢机(Gerardo Caccianemici)的印章盖的三个戳印,他是未来的教宗路基约二世(Papa Lucio II,1144-1145)。这个铅盒子被埋在圣殿祭台部位拱形墙壁的顶端。因此,该圣物被安置于此处的时间点,可以追溯到建造大殿耳堂的时候。那么,为什么这片小木牌会放在那里?拱形墙壁的顶端,让人思考其深刻的象征意义:这个位置在大殿的中心,在其建筑物的最高处。

关于真迹的辩论

“罪状牌”的真伪极具争议,这方面的辩论早已展开:一方面,通过2002年进行的放射性碳分析的结果,否认其为原始物件,认为它出自10到12世纪之间。另一个论断是基于一些明显的证据而认为它是真迹,或者至少是上主死亡同期的原始“罪状牌”的复制品,例如其书写的文字是第一世纪的古文字。

在研究中发现一些“罪状牌”与福音书记载的差异,从而凸显它是“第一手”的书写。这个差异是:“罪状牌”上写着拉丁文的“Nazarinus”,而不是福音书中的“Nazarenus”。众所周知,制作赝品的人,是永远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支持“罪状牌”真实性的人还指出,放射性碳14定年法(C14)的分析必须符合一系列条件,但这些条件对“罪状牌”无效,因为“罪状牌”还带有无数触摸和亲吻它的朝圣者的生物痕迹,该“罪状牌”一部分牌文甚至于因此磨损了。

另外一些研究还认为,该“罪状牌”不是完整的,而是一段较长牌文的一部分,而且“罪状牌”其余的部分恰好与十字架的一部分一起留在耶路撒冷,后来遗失了。相反,一些学者认为罗马圣十字架大殿的“罪状牌”完好无损,意义完整。这与“罪状牌”不完整的假设相左。

庄严的安葬

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教授里加托(Maria Luisa Rigato)女士是支持“罪状牌”真实性的主要学者之一。她根据古文字学的分析,重申“罪状牌”的真实性,认为牌上书写的字母与第一世纪使用的字母完全吻合。这位学者还提出了一个十分具有启发性且合乎逻辑的推测:“罪状牌”被放置在耶稣的墓地中。从封闭坟墓的石头等线索来看,坟墓很大,是墓室类型的。耶稣的身体被涂上了珍贵的香膏。裹尸布是一种珍贵的布料,这布料当然不会用于普通死者。根据里加托教授的说法,这是一个高级坟墓,它佐证了比拉多放在十字架上的“罪状牌”的真实性。

圣物小堂

直到1930年,这些圣物一直存放在圣海伦地下小圣堂。在巴尔达萨雷·佩鲁齐(Baldassarre Peruzzi)、朱利亚诺·达桑加洛(Giuliano da Sangallo)、波马兰西奥(Pomarancio)和鲁本斯(Rubens)等伟大艺术家的帮助下,小堂进行了多次修复和翻新。圣妇海伦从加尔瓦略山带回的泥土铺在了小圣堂的正前面。由于难以靠近的位置和潮湿的环境,后人不得不把圣物移到另一处。现在供奉圣物的小堂是原来的更衣间,位于圣殿左侧过道的尽头,由弗洛雷斯塔诺·迪福斯托(Florestano Di Fausto)设计。小堂于1930年启用并于1952年完工,保存了耶稣走苦路的相关圣物:即,耶稣背负的十字架的三个残片、罪状牌、一根钉子和荆棘冠的一部分。后来,还添加了一些小圣髑。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本文标题:罪状牌:从加尔瓦略山到罗马,耶稣受难相关圣物的历史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