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话说“警戒点”


2010-09-26 09:46:17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报》2010年9月10日,26期(总第421期)

    前些年一位抗日老战士饶有兴趣地与我谈起他的一段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往事。一次他独自一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侦察任务,他昼夜兼程往返多天才回到军营。当他汇报完情报后,坐在椅子上便呼呼睡着了。就在这时,日军包抄而来,他的战友们大声喊他、推他、拉他,都无法搅扰他的酣梦。待众人各自忙着清点戎装辎重准备转移的稍稍安静的片刻,远方隐隐传来的枪声,却使他精神抖擞地跳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的战友推拉呼唤,只能作用于他的大脑深深抑制的部位。隐隐的枪声虽小,却刺激了他的“警戒点”。所谓“警戒点”,就是巴普洛夫说的大脑皮质未被抑制或轻度抑制的部位。人就是通过这个清醒的部位在酣睡之时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的。这种功能即使普通动物也都具备。如蝙蝠朝下吊挂着睡觉而不跌落;马站着睡觉也不跌倒;猫头鹰在梦乡里还睁着一只眼“放哨”……
    警戒点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优势兴奋中心能保证对当前作用于脑的事物产生最清楚的反映。上述的人与动物的“警戒点”均是警戒着肉身安全的“兴奋点”。这些分工负责安全的细胞,为了保全生存和生命不受侵害,而站岗放哨兴奋不疲…… 
    相比之下,肉体是易朽坏的,灵魂才是永恒的。灵魂的安危比肉体的安危更重要。德国的学者海塞如是说:“宁可毁灭肉体十次,不可损害自己的灵魂。”(《在轮下》)以天国为宝的基督徒为了守护心灵,获得永恒的生命,更应该时刻警惕那吞噬灵魂的杀手——罪恶。因此凡是注重灵命修养的人皆能鱼目常醒,“吾日三省”,而且“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吕坤《呻吟语·省察》)。他们一事当前,首先思考的就是这件事是否与“罪”有瓜葛和牵连,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一丝不苟地审查,深怕污染灵魂的圣洁。可谓防罪胜于防盗!
    一位外国老太太在两头都无车辆经过时的马路上,却不肯踏红灯穿行过街。有人不解地问她为何这样拘谨死板,她说,倘若谁家的孩子从窗口看见了,也会学着闯红灯的。这位太婆对罪敏感的“心警”,已经到了常人“审查不出来的罪”,洞察到“别人因我而犯罪”的细微末节。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灵魂的善与恶的边界是无穷尽的,灵魂的根源是深不见底的。志在天乡的人正是在不断地努力认罪赎罪的过程中,使灵命趋于纯全的变化之中而得以保存。因此圣人们往往把偶尔的“失警”,看成是灵程中的大事,而对自己毫不留情地实行惩罚!
    圣方济各有一次患病,弟子们为他煎炸了一只鹌鹑,一向清苦耐贫的圣人,此刻饥肠辘辘,拿起香喷喷的鹌鹑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吃完后,还情不自禁地舔了舔沾满油渍的手指。正当他沉醉于无限余甘的回味时,他的“警戒点”上的“哨兵”一下活跃了起来。“警者,寤也。”圣人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心空”里升腾着一股贪馋的妖孽尘垢。他马上告诉他的弟子,自己犯了饕餮之罪!其状就像堤坝决口防洪抢险一样的紧急!他硬逼着他的门徒将他捆绑起来游街示众,还逼着门徒们在大街小巷的人流里边走边喊:这个人叫别人克苦,他自己却又贪又馋!是个饕餮之徒!……圣方济各的谦抑自贬,也许正是孟子窥测到的圣人们“过化存神”的奥秘所在(《孟子·尽心上》)。这里不必赘述。
    试想,此刻站在天父之右的那一位,透过云层雾障看到这些以天国为宝,以救灵为重的信徒们如此自警、自醒、自罚的状态,该是多么的喜乐呀!
    罪的“警戒点”,其实是一盏长明的心灯。心灯常照,就会在人世的幽暗里拥有恒久的光明,而不容一丝黑暗!

本文标题:话说“警戒点”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