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一对夫妻的信仰人生


2011-05-03 10:37:21 作者:庄现超 来源:《信德报》2011年4月1日,10期(总第441期)

“要信仰”

    邳州城区有一对年过七旬的夫妻刘铎、刘丽君,为了信仰,他们走了一条曲折的人生之路。
    青少年时期的刘铎,就读于徐州教会昕昕中学,1951年读完高三就业于徐州人民银行。1955年肃反运动中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要工作,还是要信仰?“要信仰!”他果断地作了选择,从此被下放到基层。
    刘丽君也就读于昕昕中学,后考入济南助产士学校,毕业后在莱阳医院工作。1957年整风运动中她被划成“内右”,1958年被下放回家,直到落实政策后才重新复职。尽管人生受到严重挫折,但“谁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8:35)他们对个人遭遇无怨无悔,把个人命运交给天主,默默地度着基督徒平静的生活。

“爱是奉献”

    “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5)退休后,这对夫妻为教会考虑得更多了,全身心地投入爱心服务中去。他们常说:“爱是奉献,是牺牲。”
    城区原有两个聚会点,神父每周来各送一台弥撒。为照顾那些年老多病的教友,刘铎主动向神父要求去为这些不能进堂的人送圣体,神父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赠送他一个圣体盒,从2001年开始他就履行这个神圣的义务。
    每主日上午弥撒过后,他就骑着电动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一个上午能跑四五家,一般年老者半月送一次,病情较重者每周送一次;每去一家他都要向老人询问身体状况和实际困难,并尽量想办法帮助、开导他们,使他们增强信德,经受磨难试炼。
    从城东到城西路程不过十几里,但有时会严重堵车耽搁时间,要完成预定的计划往往要到下午一两点,可是他从来不在教友家吃饭,从来不接受教友任何礼物。天主特别降福他身体健康,路途中也从未发生什么事故。10年来他先后为城区15位教友坚持送圣体,其中4位老人现已安然进入天乡。
    刘丽君经常陪丈夫一起送圣体看望病人,为病人祈祷。有时也会带领教友一起去慰问。得知教区内有一位神职人员患了病,她动员几位热心的姐妹一起凑了6000余元买药品帮助其治疗。
    几年前刘丽君教友在上海一家大医院做手术,同病房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家人没时间照顾。她就拖着术后虚弱的身体照顾老人吊水服药、端茶送水,护理得十分周到。病人和家属对她十分感激,千恩万谢。刘丽君教友对病人说明了身份,叫他们感谢天主。

“捕人的渔夫”

    耶稣说:“你们要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夫妻二人不光有坚固的信德且有如火的福传热情。近年来,他们在知识分子和退休干部中福传卓有成效。
    刘铎教友是肉联厂退休的会计,和厂里的一位基层干部关系较好,这位干部前年患上了肺癌,久治不愈,刘铎多次看望他劝他信教,但他屡次回避信仰的话题,福传十分艰难。后来他病情加剧,全身浮肿疼痛难忍,趴在床上呻吟且滴水不进,刘铎教友仍不愿放弃他的灵魂,来到病人的床前婉言相劝,在圣神的感召下,病人终于认识了天主,请神父来付了洗,病人领洗后几天就去世了。
    刘丽君深知音乐在福传中的重要性,但是聚会点的教友很少有人会唱圣歌,她和刘铎商量办起了圣歌学习班,每周四下午都在教友家里教圣歌,这个活动持续了一年之久,她教会教友几十首圣歌,满足了教友侍主和福传的需要。
    “保禄年”教会鼓励教友福传。为了提高教友的素质,培训合格的福传骨干,夫妻二人和几位热心的教友商量后,决定在城区开办“读经学习班”,每周六下午学习。刘铎既是负责人又是主讲人,圣经中重点难点章节请神父修女来辅导。学习班开办半年之久,学员灵性素养大有提高,福传热情空前高涨,一批骨干脱颖而出,开创了城区福传新局面。
    刘铎教友也特别重视文字福传工作,他努力在教友中培养文字福传员。新堂建成后,他在堂里办起福传专栏,从2009年开始,他从“信德”上剪辑下外地的福传经验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又把本堂区福传的做法、成果和典型模范介绍给观众,还把本堂区教友爱德活动各种图片展示出来,内容丰富多彩,教友喜闻乐见,进堂来的慕道者也十分受益。
    刘铎、刘丽君二人虽年事已高,仍老当益壮,工作热情、认真。他们都有文艺天赋,是教会可贵的人才。从2007年圣诞节,夫妻二人组建了文艺演出队,丰富堂区生活,夫妻更是搭档连年同台演出。
    这支文艺队伍在修女的扶植和教友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吸收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不但在圣诞节和其他大瞻礼都组织了丰富的文艺活动,春节期间还深入市区、农村演出。
    刘铎、刘丽君夫妻俩的暮年如晚霞般灿烂,彰显着基督的光荣!

本文标题:一对夫妻的信仰人生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