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小村大事


2012-05-07 11:54:34 作者:明艳 海晶 来源:《信德报》2012年4月26日,第15期(总第486期)

——冀南某教友村探访实录

    午后的阳光倾洒大地,不见一点早春的寒意。炮声的鸣响划破乡村宁静的天空,低音喇叭、号角、短号、低音笛一齐奏鸣,缓慢而庄重,接着一阵轰雷般的鼓声滚过村中心的十字街,与乐声遥相呼应,乐器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这炮声是葬礼的讯号,村子里的人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到十字街,赶来送故人最后一程。
    送葬的行列经过时,有的人脱下帽子,在胸前画着十字;也有一些虔诚的老妇人,手指掐着念珠,口中不住地低声诵念;还有一群孩子从巷子里跑出来,欢喜地加入凭吊行列。没有守灵的兴师动众,更无哭丧披麻戴孝的虚情假意。哭声,只是隐藏在了亲人的心底。一只木制的棺椁,没有热闹的装饰,朴素地躺着,始终如一。

    这是冀南平原上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教友村,全村98%以上的村民都是教友。新亡者张梓磊,是村里的老会长。张梓磊老人今年3月2日病逝,两天后的葬礼上,除其亲友外,有400多位神长教友自发前去吊唁。另外,当天表演的秧歌队、八面舞队和锣鼓队也是临近教友村教友自发组织的。村里上点岁数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在村里见过的教友葬礼中最隆重的一场了。

老会长其人
    听现任李建洲会长的描述:张梓磊老人高高的个头,瘦瘦巴巴的身架,刻满皱纹的脸上,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十六七岁出外闯荡,后在山西大同市铁路部门工作,动荡年代里返回家乡。张老会长虽未受过几年正规教育,却是个有心之人,工作期间凭借过人的毅力坚持自学,懂得了很多知识、道理,还习得一手好字,乡亲们遇到个大事小事,都爱向他请教。
    48岁的现任会长李建洲负责教堂的建设,本来他也是经常在外做活的,但只要堂里有需要,他便放下自己的营生,随叫随到。他说自己这样做都是老会长们留下的传统,“教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在李建洲的印象中,张梓磊老人担任过好几届会长,“张老会长是个特别有口才的人,我还是个孩子时,就记得他说那些话和我们家长教训小孩儿的不一样,道理深刻,让人心服口服。”
    村里很多教友称张梓磊是个“倔老头”,要是青年教友在教堂干活不积极或人们不热心出献仪时,张老会长脾气上来还真是挺吓人。倔归倔,但老会长为人正直,办事规矩,所以村里90年代初成立的助学基金会一直由他管账,一笔笔账目清晰明了,没有一丝纰漏,已经帮助十几名困难学生圆了上学梦。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从会长的位子退了下来后,张梓磊仍闲不住,一到过大瞻礼时,老人就给教堂写对联,笔走龙蛇,大字写得遒劲有力,每每听到人们夸赞,老会长一贯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些许得意的神情来。
    张梓磊与老伴王玉琴共有5个孩子,他们劝告子女们一要虔诚恭敬天主,多做善事;一要勤俭持家。这些年孩子们经营着各自的事业,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他们给两位老人钱时,老两口总是推辞。张梓磊的大儿子回忆,“每次我问他钱够不够花,他总说‘我们啥也不缺,你把这钱捐给教会吧’。上个月他又说不需要,我后来听父亲的话,把钱捐给亚纳会了。”去年秋天,时年已78岁的张梓磊还骑着他的电三轮,到20多里外的村里捡人家收剩下的玉米,捡来的玉米挑出一部分自己吃,剩下的用来喂鸡。
    提起张梓磊与老伴的经济来源,就要说起一件不幸的事。张梓磊的三儿子十多年前在工厂工作时发生了意外,英年早逝,因此每月工厂给老两口一人一份生活补贴,两位老人俭朴惯了,省下的钱大都捐了出去。临终时,张梓磊还嘱咐,葬礼操办一切从简。王玉琴最知丈夫的心意,“你爹这个人一辈子从不娇气,葬礼不要大办,也别哭天抢地,多给他念经求天主比啥都强,有了钱也不用惦记我,捐给教会吧。”后来,王玉琴又忙叮嘱儿子再到厂里给她领补贴时,千万告知工厂张梓磊已经去世,只发一份钱就行了,“咱教友不能贪不公道的财帛”。

信仰是咱的传家宝
    “张老会长是教友的好表样,其实他也没啥特殊,就是尽教友的本分去做人、做事,俺们村的人就该像这样做。”由于村民几乎人人信教,所以在村里生活,也就是在教会生活,村里民风纯朴,信仰代代相传。
    全村1600余人,共出过15位神父,17位修女及44位贞女;放眼中国教会,像这样圣召“高产”的地方屈指可数。由于有着良好的信仰基础和传承,村堂口的管理体系非常完善,分为五大部门:后勤、接待部,主要负责财产保管、神父生活、客人住宿;礼仪部,负责布置祭台、领经、唱经、读经、辅祭等;牧灵部,负责福传、教友培训、写板报等;财务、献仪部,负责堂务现金保管,设出纳、会计;建设、外联部,主要负责对外交流、设施修缮、设施建设;各部门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外地打工、读书就业、外地经商等原因,约有五分之三的人离开村庄,但信仰的传承在他们身上仍然保持得很好。外出者都与家乡保持着联系,无一例外地都有家乡教会神父的电话,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需要。“守家的出工出力,在外的捐款捐物”,成为村子里不成文的规定,靠着信仰的维系,大家仿佛血脉至亲。
    这次因为参加张梓磊老会长的葬礼,不少已经移居外地的教友再次回到家乡。

村庄的大变化
    今日家乡的变化是他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村庄小路两侧、田间地头堆满了杂乱的棉秸秆,污水、垃圾遍地,又脏又乱。遇到有风的天气,到处漂浮着垃圾、塑料袋,吸一口空气仿佛都夹杂着尘土的味道。”张家庄村民向记者描述起以前的景况时眉头紧锁,他感慨,环境卫生挺让人头疼,从家到附近小商店买趟东西或到邻居家办点事儿巴不得一路小跑赶紧钻到屋子里。
    今年2月,市里发起了“还家乡一片青山绿水”的环境整治活动。全村教友积极参与其中,响应政府的号召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村民们发自内心地要为这个大“家”做些事情。村里一宣布打扫卫生的消息,神父、会长带头,男女老幼纷纷拿着扫帚、铁铲、水盆等工具走出家门,自觉自愿地开始了清洁行动。


张家庄教友打扫清理街道

    5岁的小教友张义翔在“清洁大军”里很是显眼,在所有人中他年龄最小,几乎是“抱”着扫帚跟在妈妈后面,效仿着妈妈的样子跟着大人们干活,不一会儿小义翔就满头大汗了,而他裸露在外的小手却在料峭的寒风中冻得通红。大人们心疼小家伙,让他回家,他忽闪着大眼睛一脸的不情愿。有人逗他,“知道大人们干什么呢吗?”他清脆地回答,“俺不知道干嘛呢,可俺妈妈说这是做好事哩,神父喜欢,天主也喜欢,俺就愿意跟着。”
    童言无忌,爱教会、做好事深入人心。村里教友十分注意信仰的传承,小孩子还在牙牙学语,就由大人带着参与弥撒、念经;稍大一些后,便集中到教堂里参加要理学习,给神父辅祭;十五六岁的则为堂区做义工,成立青年小团体自主举办各种活动。“为教会的事奉献不谈条件,永远放到第一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据了解,参与此次清洁美化村中环境的教友,最大的老人已88岁,6天清扫主要街道6000多米,全村的角角落落基本上全部都涉及到了。能动的教友全都上了,不能动的教友也没闲着。“我不能帮上什么忙,但我也想尽自己一份力”,50多岁的岳贵祥教友因病无法走路,托乡亲捎去捐献的100元钱和一条香烟,“无论如何,我一定得跟大家在一起。”另外,同样因故未能参加这次清洁活动的张印环教友也拿出300元钱给这次活动做饭费,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所有街道都已经清理完成后,上百口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大锅饭,气氛轻松融洽。村中为数不多的几户非教友家庭,也都很支持教会的工作,只要有大型的活动都会积极参加。他们坦言,“亲如一家的氛围在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实在不多见”,这种先人后己、宽容谦让的精神,更是成为吸引他们的关键因素。
    村子在这次环境整治活动中,受到了县里领导的肯定。相比其他村花数万元请人打扫卫生,还要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及监督流程以保证质量,作为教友村,教友们不但全部为义务出工,而且越是脏、累的工作越是成为大家争取的对象。这一点尤其让其他村感到讶异和称道。
    如今村庄里地面平整、干净,主路沿街房屋的墙体统一漆着淡淡的黄色,路旁两侧的物品摆放有序,满头白发的老人安详地坐在门口做着针线活儿。
    “再次走在俺村的路上连心情都变得畅快!”从外地回乡的村民对家乡环境的改观感到十分自豪。

“教友”身份是把双刃剑
    张春志和张国良两位教友是村委会干部,年前他们把县里发的6000元工资捐了出来,帮助村里的贫困家庭。教友们知道了,纷纷跟着拿出行动,有的是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有的是孩子们给的养老金,还有的小孩子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张春志教友告诉记者:“以前我几次跟着张梓磊老会长外出传教,发现村里的教友其实都乐意福传或献爱心,只要有人带头,都会响应参加。”
    每年县里都会分给村里一些低保名额,很多农村对特困或低保户的评定并不严格,个别村甚至存在有失公平的现象。本村则不同,“既然是评低保户,就一定要选出村里最穷最困难的人,”张国良介绍,就此事村委会还开会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以“无依无靠、没儿没女、岁数靠上(偏大)、生活不能自理”的标准选出15人,名单一公布,全村上下心服口服。
    张银娥、张银迪兄弟俩都是单身汉,都已七十多岁,家徒四壁,哥哥张银娥瘫痪在床由弟弟照顾,而弟弟也身患疾病行走困难,但为了两个人的生计他不得不挪着蹒跚的步子去地里种田。他们也时常得到教友们的接济,有送粮食、衣被的,也有自发帮他们做农活的。老哥俩被第一个入选低保名单。
    为村里安装路灯、打水井、资助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等,教友们谁也不愿落于人后,而这种行为也都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根本不需要作动员摊任务。
    最初由张梓磊老会长、岳文雪教友等人发起的资助贫困学生及修道生的捐助活动也传承下来,这个传统直到今天已经20年了还在继续着。
    张严清会长回忆,5·12汶川地震的时候,外村捐款较为常见的是上门呼吁动员,所募集的也大多是一元、两元的零钱,而本村在教堂门前摆设了捐款箱,很快就装满意了五十、一百的捐款,七百多人共捐款一万七千余元。平时农忙季节,村里的教友看到本村或外村谁家劳动力少忙不过来,也都放下自家的活儿主动联系人家去帮忙。而受到帮助的人,有的觉得费解,有的觉得必定有所图,也有的干脆觉得“别有居心”,但解释清楚教友们帮忙绝不收费,只是为了爱人,这些教外村民全都竖起了大拇指,“他们村人信天主有爱心”的说法也不胫而走。
    “也有人说俺们傻,但俺们愿意当这样的‘傻子’,因为俺们知道这是为自己积蓄天堂的财宝呢!”张严清会长说。
    张国盛教友开办着一家小工厂,尽管有的时候他忙得不可开交,但每到过年他还是会挤出时间,列出一份清单。清单上面按贫困程度写着需要帮助的人的姓名,根据这份单子挨家挨户给贫困家庭送上面粉和食用油,一送就是七年。开始是他自己亲自去送,后来工厂事情越来越多,他就托人送。“人们的生活在变,为了把东西送给最需要的人,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筛选一遍。”大家肯定张国盛爱德行为的同时,也认为教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更加公正公平,凭良心办事。
    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友表示,“教友”身份是把双刃剑,作为教友村的教友,做得好了,为福传锦上添花;一旦做得不好,那影响就会更大。在自己村里满全一个教友的本分不算,更得加倍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严苛地要求自己,因为在外人眼中,每一个教友代表的都是整个教会。“这不但关系到教会的形象,更加是福传的关键,你做得好不好,所有人都看着呢!”
    在大陆教会,教友聚居村为数不少,这个村庄探索开拓了教友村坚固信仰、福传、发展的一种模式,也许在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更大更深远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本文按当地教友要求隐去村名)

本文标题:小村大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